太宗道:“陈光蕊这一死一生,什么恩怨也都过去了,朕非但不会记恨他‘前生’之事,还会留其在朝听用,以慰他这些年所受苦楚。”
泾河龙王谢了,谈论几句,即告辞而去。太宗猛然惊醒,想起梦中之事,沉吟良久。
这日,魏徵回来缴旨,将擒拿刘洪、光蕊复生一事向太宗皇帝细细奏明,李世民感慨不已,遂召见陈光蕊,授其学士之职,随朝理政。
江流儿拜别父母,仍回金山寺随法明长老修行。再后来,殷小姐毕竟从容……与陈光蕊生活在了一起。
这一日,殷小姐趁光蕊不备,在屋梁上搭了一条绳子,将头颈伸了进去,一脚蹬开所踩之物,就要撒手而去。
好在光蕊并未远出,及时救了下来。光蕊紧紧抱住殷小姐,含泪道:“夫人,何苦要寻短见?”
殷小姐道:“妾闻妇人从一而终,妾为刘贼玷污十数年,更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,与你长相厮守?唯有一死而报矣。”
陈光蕊道:“夫人,你我生离死别一十八年,天可怜见,让你我再有相见之时,我怎舍得放你离开?若非夫人忍辱负重,我儿怎得以保全?我的深仇大恨又有谁来报之?为夫没有保护好夫人,又怎敢有见责之意?夫人切勿再生此心,免得让为夫无法自处,也伤了岳父母及我儿之心。”
殷小姐哭着点头,看着小姐颈上通红的勒痕,光蕊道:“你我夫妇二人,少年时相识相恋,彼时你是相府千金,我是快意状元郎。这一别就是十八年,你的鬓边多了一丛白发,我也再非当日少年郎君。这余生很短,这余生很短,不够我牵着你的手,慢慢变老!”
这正是:
少年子弟江湖老,
红粉佳人两鬓斑。
三姐不信菱花照,
容颜不复当年彩楼前。
列位看官,在《西游记》原著《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》一回中,陈光蕊一家团聚,本可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,可最后却来了一句: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……
“毕竟从容自尽”,这六个字读来让人细思极恐,心底一片冰凉。
按常理而论,殷小姐在与丈夫、儿子以及自己父母团聚之后,还未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,绝不甘心赴死。但迫于世俗的压力,必须要做个贞节烈妇,又不得不死,这就是那个时代女子的悲哀。
“从容”二字说明,殷小姐并不是偷偷摸摸地自寻短见,而是充分给了父亲与丈夫阻拦自己赴死的机会!可他们呢,一个为了殷氏门风,一个为了陈家清誉,眼睁睁目睹殷小姐悲伤地离开了这个世界,这是何等的卧槽?
再腹黑一点,如果殷小姐没有去死的觉悟,殷开山和陈光蕊这对翁婿,说不定还会在后面推上一把,一个栓绳,一个往脖子上套,“成全”殷小姐贞节烈妇的名声!
这般尿性的陈光蕊,比那欺男霸女的刘洪,更加没有人性,让人不由感叹:老龙王,你救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作甚?
这是题外话,不提。且说江流儿回到金山寺,见过法明长老,备言前事,复在寺中用心潜修。
未知江流儿又有何迹遇,且听下回分解。
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