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299章 外交初临:风云乍起(1 / 2)

第299章外交初临:风云乍起

鎏金铜兽香炉腾起袅袅青烟,顾念之抚平朝服上绣着的九尾鸾凤暗纹。

殿外传来十二道净鞭声,金国使团猩红披风扫过汉白玉台阶时,她瞥见礼部尚书周大人额角渗出的冷汗。

"我金国以鹰为尊,凡谒见者需解剑叩首。"金国王使完颜术将弯刀横在案前,刀鞘镶嵌的绿松石映得他鹰钩鼻泛着冷光,"不知贵国太子妃,可愿行这五体投地之礼?"

礼部尚书急得直抖袖袍:"《周礼》有云,诸侯觐见当行三揖三让......"

"周大人。"顾念之轻叩青玉镇纸,腕间翡翠镯撞出清响。

她望着使团腰间悬挂的狼牙符,忽而想起三年前在漠北见过的驯鹰人——那些盘旋的苍鹰,总要先俯冲再振翅。

朱唇轻启时,满殿金丝楠木梁都成了她的琴弦:"听闻贵国驯鹰,必得让幼鹰先跌落悬崖?"她缓步走下丹墀,绣鞋踏碎窗棂漏下的光影,"正如这五体投地之礼,原是要贵人先低到尘埃里,才能如雄鹰直冲云霄?"

完颜术瞳孔猛地收缩。

他分明看见这女子广袖翻飞间,竟将金国秘传的驯鹰古训化作绕指柔。

礼部尚书刚要开口,却被太子楚炎一个眼风定在原地。

"取本宫的玄铁剑来。"楚炎指尖划过剑鞘上盘绕的螭龙纹,剑穗珊瑚珠扫过顾念之的掌心,"既然要解剑——"他将兵刃重重压在完颜术肩头,"不如请王使与本宫共演一出'苍鹰负剑'?"

朝臣们倒吸冷气。

按金国祖制,唯有储君能佩戴玄铁剑。

完颜术脸色青白交替,忽然抚掌大笑:"好个'苍鹰负剑'!

只是不知太子妃要如何解这第二题?"他击掌三声,随从抬上裹着黑缎的物件。

缎布滑落的瞬间,礼部侍郎碰翻了茶盏。

青铜饕餮鼎中,九颗血淋淋的狼首龇着獠牙。

完颜术指尖蘸着鲜血,在案上画出扭曲的图腾:"金国以战止战,想请贵国用这九狼鼎......"

"用松烟墨拓印图腾,再以朱砂描红如何?"顾念之已执起狼毫笔。

笔尖点在狼目时,她突然转头对鸿胪寺卿轻笑:"听闻大人收藏着前朝《百兽图》?

劳烦取来与王使共赏。"

楚炎接过内侍呈上的画卷,指尖擦过她微凉的指尖。

当《百兽图》展开到狼群篇章,顾念之笔下的朱砂竟与古画上的狩猎图严丝合缝。

完颜术盯着画中弯弓搭箭的先祖,喉结重重滚动。

"原来贵国先祖射狼时,用的是我中原制式的角弓。"顾念之将拓片覆在画上,狼首与箭簇恰好重合,"不如将这鼎与画同置太庙,也好叫后人知道——"她转身时凤钗流苏扫过楚炎袖口的龙纹,"金戈铁马终要化作笔墨春秋。"

朝堂静得能听见香灰坠落的声响。

工部尚书突然出列:"臣记得库中有批西域进贡的孔雀石,用来镶嵌狼目再合适不过!"户部尚书紧接着奏道:"可命将作监打造水晶罩,既护鼎又显庄重。"

完颜术盯着案上逐渐干涸的血迹,忽然将弯刀收入鞘中。

他行了个标准的中原揖礼:"太子妃可知,金国还有第三道考验?"

暮色透过三十六扇琉璃窗,在顾念之衣袂铺开斑斓光影。

她望向殿外渐次亮起的宫灯,袖中手指悄悄勾住楚炎垂落的绶带:"王使可听过中原的河灯?

今夜恰逢上元节,不如将难题写在灯上——"

"若灯飘过护城河不灭,便算贵国吉兆?"完颜术话未说完便僵住。

顺着顾念之的目光望去,朱雀大街上万千盏莲花灯正顺流而下,每盏灯罩都绘着不同的吉祥纹。

楚炎突然执起她的手,龙纹扳指硌得她指节生疼:"这些灯芯掺了漠北进贡的驼绒,可燃三天三夜。"他说话时气息拂过她耳畔的东珠,"正如孤与太子妃,最擅将死局走成活棋。"

当第一盏河灯飘出城门时,顾念之看见几位阁老正对着礼部尚书耳语。

周大人攥着笏板的手青筋暴起,目光扫过她腰间太子玉令时,竟露出当年在顾府祠堂见过的阴鸷神色。

夜风卷着河灯上的谜题掠过飞檐,那些墨迹未干的"礼"字,正飘向六部衙署鳞次栉比的青灰屋脊。

铜鹤灯台爆开一朵灯花,顾念之捏着朱笔的指尖微微发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