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的家人要是不跟你一起去见巴尔勒,巴尔勒能相信你么?”
“臣……”
“现在要考虑的,就是怎么让巴尔勒完全相信你。因为他在经受马哈木十年前的兵变后,已经成惊弓之鸟了。不要说你是个汉人,就算你是蒙人,他也未必相信你。”
所以,必须让解士仁被朝廷通缉,然后让他逃到瓦剌人的阵营中去。
“你既然想了这个计策,一定有办法让自己成为大明的罪人,是不是?”
“臣有办法。”
“必须是能说的过去的办法。”
“说的过去,而且,无法造假。”
“哦?”
接着,解士仁就表明心意了。
他当初帮宁王,一是宁王主要邀约,二是另一个特殊的原因。
正如他自己所说,其实解士仁做了几年的教书先生,早就无异于功名利禄了。
他助宁王,只是想救一个人。
他的义父关在刑部大牢里,因早年犯法,被朱元璋判刑,是五十年刑期,和死刑无异。
宁王答应他,只要得了天下,他的义父就没事。
“你的义父?”
“是,臣的义父曾经也是淮西党,是魏国公徐帅麾下一名将领,因贪污被太祖皇帝下狱,其实他是主动自首的,只为能活命,可没想到判了五十年。这还是魏国公求情之后的结果。”
听出来,解士仁是想跟朱允熥要官,要刑部的官。
然后他可以去刑部大牢提人,直接逃走。
接着,刑部尚书会上奏,便可以明目张胆的通缉解士仁了。
“解士仁,朝廷通缉你,你还怎么出城?”
“皇上,应天府必定有瓦剌商人,臣可以去投靠他们,而后混出城去。”
“朕要派人暗中协助你,保护你平安抵达瓦剌。”
解士仁摇头:“不可,瓦剌人不全是傻子,暗中保护容易出纰漏,要是被瓦剌人看出端倪,那就功亏一篑了。臣有办法不被官兵捉住。”
这就是所为的做戏做全套。
这样的臣子,要是再来一百个该多好。
有勇有谋,可惜之前跟错了主子。
朱允熥主动拉起他:“解士仁,此事过后,朕赦免你义父,并赐你爵位,你的家人由朝廷赡养,朕决不食言。”
“多谢陛下天恩。”
“听着,朕现在封你为刑部侍郎,之后的事,就看你自己了。瓦剌人确实在应天有不少窝点,其中有一个经常和外界保持联络,这个地点,朕现在就告诉你……”
瓦剌人的探子,肯定不比了朱允熥手下的暗卫。
全大明,各州府,所有官吏和城池,都在暗卫的监控之下。
当天,解士仁去刑部报道。
在场的人看他,都跟看叛贼似的,谁让他做过宁王的谋士呢。
“哟嗬,这不是解大人么,你怎么跑刑部衙门来了?”
身边随同的,还有暗卫统领兼御林军统领三通。
三通说:“陛下刚刚下旨,解大人任刑部左侍郎。”